为保密工作转型升级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作者: 时间:2018-09-12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保密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密的重要意义,转变“内部管理”的传统思维,树立“依法治密”的法治理念,以保密法治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保密工作转型升级。

提高政治站位 充分认识加强保密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保密法治建设,提高保密工作依法行政水平,对于推动保密事业更加科学、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之举。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开启了建设法治国家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法管理国家秘密是法治理念在保密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保密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强调要加强依法治密,加强保密立法和制度建设,严格保密行政执法,形成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环境。2016年,中央作出加强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把“依法管理”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在保密工作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中强调“加强行政执法职能”“建成科学完善的保密政策法规体系”,并提出了“全面提升保密依法行政水平”的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中央保密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提升保密依法行政能力”。各级保密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密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自觉把保密法治建设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思考、谋划和推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保密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二是推动保密工作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保密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这要求保密部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国家秘密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管理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有效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更好发挥保密法治工作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加快推进保密工作转型升级,实现保密事业科学发展。

三是回应社会关切、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全社会民主法治氛围越来越强,政府运行更加开放透明,人民群众的知情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日益增强。这就要求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全面加强保密法治建设,妥善开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依法处理信息公开和保密的关系,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要求,为公民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法治思维 不断提高保密工作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

保密部门具有重要的监督管理职责,保密工作依法管理性质较强,加强保密法治建设,推进保密依法行政,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一是强化规矩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把握不准的就要查一查党纪国法是怎么规定的,还可以请法律专家、法律顾问帮助把把关。各级保密部门必须转变凭经验、依习惯办事情的传统模式,处理工作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制度规定为依据,照章行事,依法行政。要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推进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工作,落实好规范性文件法治审核、重大行政决定法治审核等制度,多听专家学者意见,多请顾问律师把关,确保出台的保密管理制度、作出的保密行政行为合法有效。

二是强化权限意识。保密部门具有多项保密管理职能,这些职能既是赋予的权力,也是担负的责任。是权力,就要遵守“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职权法定”“法外无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授权,严格对照部门权责清单,规行矩步,不任意扩张;是责任,就要遵守“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不管工作难易,不分任务轻重,履职尽责,不推诿,不懈怠,尽心尽力做好工作。保密工作要与时代同行,对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探索创新,但“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要在法律框架内创新,在职权范围内探索,先立后破,有序进行。

三是强化规范意识。行政权力实施不仅要有法律的根据能实施,还必须按严格的程序去实施。特别是,涉及相对人权利义务的保密行政管理行为,比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的规范性程序,包括告知相对方权利、说明理由、听取申辩,出示执法证件,作出书面记录等。我们行使权力时一定要既重实体,又重程序,确保主体合法、程序合法、严守时限、方法恰当,力争在程序上不出纰漏、没有瑕疵,在结果上合法合理。

四是强化监督意识。要自我约束,加大督查考核的力度,加强评估、评价、激励和问责。要以上率下,加强对下级部门的监督,纠偏于既遂,防患于未然。要习惯社会监督,近年来,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也陆续遇到了一些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涉及保密问题的来信来访、信息公开申请也时有发生。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以平常心看待,这些都是公民合理表达诉求的正当途径,也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必然现象,并非影响单位形象的负面事情;要认真对待,重视答辩应诉工作,积极正确应对。

积极担当作为 着力把保密法治工作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近年来,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保密法治工作成效显著,但保密法治工作的基础仍然较为薄弱,法规制度不落实、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把保密法治工作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一要夯实制度基础,进一步健全保密法规制度体系。健全保密法规制度体系是保密法治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保密局积极履行行政立法职能,一方面注重提高保密立法的质量和效率,针对保密管理的制度空白和薄弱环节,先后制定出台泄密案件查处、涉密政府采购、保密事项范围制定、修订和使用等一系列保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另一方面,全面清理现行保密法规制度,先后印发通知,对同现行法律不一致、明显不适应现实需要、已被新规定涵盖或者替代的保密法规文件予以废止,对适用对象已消失、适用期已过的保密法规文件宣布失效,进一步增强了保密法规制度的有效性、系统性、完整性。各地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及时开展地方保密规定的立改废释工作,对新出台的保密法规制度,要结合工作需要和地方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文件、细化落实措施;对已经废止和宣布失效的保密法规制度,不得再作为规范保密工作的依据,同时要及时清理本地区出台的相关配套规定和文件;对继续有效的保密法规制度,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切实维护保密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要完善权责体系,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地位和权限。新一轮机构改革后,部分地区保密部门的机构编制和隶属关系发生变化,有的与机要部门合并,有的成为党委办公厅的内设机构。但不管机构如何调整,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都是明确的。首先,根据中央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既是本级党委保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又是同级政府职能部门,这一双重属性没有因机构调整而改变。其次,根据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县级以上地方保密局“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律地位没有改变,“主管本行政区域保密工作”的法定职责没有改变,“依法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案件查处”的工作内容也没有改变。因此,各地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自身的职能定位和职责任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授权规定,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全面梳理、修订、完善保密行政权责清单,健全保密行政权力行使标准、运行流程、监督机制等,明确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和履责方法,切实做到依法尽责、大胆履职。

三要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提高保密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各地保密部门不断加强保密检查、泄密案件查处、保密资质(格)许可等保密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执法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问题仍然存在,既不利于保障保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利益,也不利于维护保密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这是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信息化的重大举措,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有整体性、基础性、突破性的意义。目前,国家保密局已经制定印发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地区也要尽快落实国务院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严格行政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进一步提升保密行政执法水平。

四要加强定密指导,进一步规范定密解密工作。近年来,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机关单位定密工作规范化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离科学化、精准化还有不小差距。2018年以来,国家保密局在部分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开展了密点标注和解密试点工作,在推动机关单位转变定密管理方式、落实定密解密制度、强化定密主体责任、提升科学定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地区要积极做好定密工作培训,更加有效地开展定密指导,推动定密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时代保密工作转型升级,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标准、更新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法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保密法治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保密法治建设新局面,为新时代保密工作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 大学路4655号 邮编:250355
接诉即办平台(校内“12345”):https://sso.sdutcm.edu.cn/  电话:0531-89628012
传真:0531-89628015   邮箱:bgs@sdutcm.edu.cn